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于山东梁山出土。鼎高57.8厘米,口径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折唇,浅腹,平底;口立双竖耳,耳上有相峙的双龙;耳外侧和龙身上饰鳞纹,腹部饰兽面纹和三角纹,四角出脊棱,四足细长,以圆盘分为上下两节,上节装饰兽头,并有脊棱和二道弦纹,下节仅饰三道弦纹。腹内壁有“太保铸”铭文。传系清季山东梁山出土,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为周初的辅佐重臣,曾封于召,为召公,助武王克商,参与平灭武庚、管、蔡之乱。周建国后封于北燕,历仕武、成、康三世。此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一般造型是三足、两耳,开始时候是古代人用来烹调食物的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鼎逐渐发展为了各国建国、忌神的礼器,成为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铸铜鼎制作流程编辑1、首先制作鼎的泥塑2、制作铸铜鼎石膏模具,将水和石膏包裹住泥塑表面。3、制作铸铜鼎的树脂原型4、修整树脂胚体,对胚体表面进行后的打磨和文理效果的处理及调整;5、将修整好的树脂胚体再次制作成矽胶模具;6、制作石蜡原型7、石蜡原型修整8、陶壳的制作9、铸造10、产品铸件修整及处理11、表面效果及处理铜鼎,反映中山国政治的出土器物,有“刻铭铁足铜鼎”、“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等,三件重器分别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铭文,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刻铭铁足铜鼎”又称王鼎,王即位十四年时(公元前314年或公元前313年)采用分铸工艺制作而成。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盖钮与腹足部之间刻铭文77行469字,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多的一篇铭文。从这座铜鼎以及“夔龙纹铜方壶”、“铜圆壶”的铭文中,可以大致推出王及其前后的中山国诸公的在位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