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平安校园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仲子路智能
一、项目建设背景
南京理工大学为加强校园出入人员的管理,学校决定对主要大门出入口通道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对出入校园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是南理工主校区安防监控系统的完善,包括学生宿舍、周界等处,建设内容如下:
1)在宿舍前端建设智能监控点位,实现人脸抓拍功能。
2)部署人脸比对服务器,实现人脸比对结果给出相应提示。
3)在周界处新增监控点位,完善周界监控。
4)对视频管理平台进行升级,满足新的使用需求。
5)监控专网和存储显控设备使用已建设备。
6)基于用户权限来管理对应用户访问对应监控画面。
7)为未来接入地方预留接口。
三、建设原则
1、合理性原则
为了整个系统从设备配置到系统构成的合理性,南京理工大学监控系统设计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和建设治安防控系统的具体要求,充分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各项功能要求。为了系统的顺利使用以及与和其他系统集成的顺利进行,本系统的建设需要提供开放的软件接口,提供底层的API,从而为将来开发出实用而简易的集成软件,完成系统集成打好基础。
2、先进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使得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充分利用当前的新技术,而且还必须考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在系统中不断溶入新技术,使系统始终充满活力,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在南京理工大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对所有设备和相应软件的设计中,应该选用国际先进的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从而既保持传统监控系统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同时能够彻底解决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
3、实用性原则
南京理工大学监控系统的建设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系统功能必须满足监、控、存、查、管、用的基本要求,硬件和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使用方便、图像清晰;采用统一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能互联互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
4、性原则
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监控治安管理的关键系统,需要治安防控系统安全、正确地完成相应功能。从而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恢复性。系统的不稳定因素要从硬件、软件系统协同运行中给予充分的防止。如有发生也应做到可即时地恢复。所有产品均具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机构的质量认证。
本系统的规模无论在网络、系统平台,还是在系统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规模,系统的运行性是主要性能之一。对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5、可扩展性原则
可扩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系统横向和纵向的扩展能力上。在系统横向扩展方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满足当前视频监控需求的基础上,应该非常方便的扩展容量,可方便实现更大容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纵向扩展方面,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的软硬件接口,用户可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功能开发(如图像智能分析等)。
6、安全保密性原则
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中一个优先考虑的关键,所以整个系统数据要充分安全,要严格实行操作按级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各种操作要做好记录,便于查找。图像传输网络的建设需符合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系统设计依据
本次项目实施涉及的所有设计、施工、设备、材料和工艺均满足相关的标准同时也满足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具体来讲,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工作满足如下规范:
《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网上巡查技术标准》
《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标准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GA/T308-200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 115)
《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GA/74-9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GA/74-94)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8898-2001)
《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EIA/TIA568A,EIA/TIA569A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和空间标准
ISO/ICE/IS11801结构化布线标准
ISO TCP/IP协议标准
ISO/IEC 13818 MPEG-2协议标准
ISO IGMP/CGMP协议标准
10BASE-T,100BASE-TX 标准 IEEE802.3,IEEE802.3U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
五、系统实现的功能性能要求
系统应能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实现视音频及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信息的安全;应能与报警系统联动,并提供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
实时图像点播
应能按照设备、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支持IP 组播技术。
远程控制
应能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并可以制定各种巡航计划,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应能设定控制优先级,对报警联动和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优先响应;对于未锁定的设备控制权限在一段时间内不操作应能自动释放操作权限,时间可调;应能实现对设备操作权限的锁定,权限锁定后其他用户不可抢占,管理员用户可以强制解锁,报警联动时权限锁定自动释放。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
应能按照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也可以通过时间轴方式快捷简便的实现录像检索;回放应支持即时回放、多路同步回放、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前进、进度条拖拽播放、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支持回放图像的缩放显示。
用户与权限管理
监控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支持角色管理。用户及权限管理可由各级监控中心独立执行。用户、角色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监控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报警、设备控制权限,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报警、设备控制权限时,应取得有效授权。系统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系统应具备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设备认证、前端设备和社会监控中心的接入安全、移动监控系统的接入和传输安全、图像信息的防篡改等。
日志管理
日志包括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两种,运行日志应能记录系统内设备启动、自检、异常、故障、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操作日志应能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支持日志信息的查询和日志报表功能。
系统图像要求
720P摄像机应达到B级:系统水平分辨力应≥600 TVL;
1080P摄像机应达到C级:系统水平分辨力应≥800 TVL。
图像画面的灰度应≥8级;
视音频记录失步应≤1s;
图像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
峰值信噪比(PSNR)不应低于32dB;
网络带宽考虑
监控中心网络带宽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和预留的网络带宽。
IP 网络性能指标
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网络性能指标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 1171-2001 中所规定的1 级(交互式)或1 级以上服务质量(QoS)等级。具体指标如下: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
丢包率上限值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