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理路面、屋面雨水的程序。其处理程序为:路面、屋面雨水→雨水弃流→贮水池→过滤消毒→清水池→变频供压→洗车、绿化等。
(2)初期雨水弃流。路面、屋面雨水污染物大多来自于路面、屋面材料降解、空气中的沉积物以及天然降雨。因为路面、屋面径流雨水常常产生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水质污浊,伴随降雨的持续,一旦形成冲刷效应,径流雨水的水质将会显着提升。因此应该针对初期雨水采取弃流措施。通常面初期雨水的弃流深度按照2毫米到3毫米的降雨深度
(3)贮水池的合理设计。贮水池是路面、屋面雨水回用流程中的重要构筑物,它不但发挥收集雨水的功能,并且也发挥调整、沉淀的功能。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该按照该地区多年的平均降雨量及对应的场次,测算出雨水贮水池平均每一年能够灌满的频次、能够汇集雨水总数量、建设费用等等,然后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之后进行确定。
(4)过滤消毒模块的设计。1)设备机房:内部放置控制柜(或应甲方要求独立移至地上)、加药装置、多介质净化处理装置、循环水泵及相关处理设备。 2)多介质雨水净化处理装置:将雨水模块储存的水经管道提升至多介质雨水净化处理装置,从而将水中较小颗粒或漂浮物等杂质截留,多介质雨水净化处理层中的介质为石英砂及磁铁矿石等。若水体较差易产生异味,也可增加适量的活性炭。多介质净化处理装置反冲洗的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多介质雨水净化处理装置安装于设备间内,便于操作。
(5)清水池的设计。清水的复用需要用水泵输送。规模小的雨水服用通常是使用潜水提升泵,潜水泵可以安装在清水池内。屋面采取了洗车、绿化设计,径流系数可以减小到0.3上下。也就是在同样的降雨量下汇集到的雨水将对应减少,有时小雨甚至不会产生径流。对于像南方大部分城市,这类雨量均衡充沛的地区较为适合,并且径流水质将会得到显着的改善,特别是雨水中的SS浓度会很低。
(6)变频稳压供水机组:处理后的清水进入绿化浇灌管网后,并不是持续稳定的出水,而是间歇式,流量大小不一致的使用工况。若使用传统泵组存在水泵在“憋死”的工况下运作,既给水泵电机使用寿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还费电。采用变频稳压供水机组后,可根据管线内压力,来调节电机供电频率来调节电机转速,达到调节水量及压力的作用。可保证水泵在优工况下运行,并且还能节电
事实上,路面、屋面植物与土壤发挥了预先处理的功能。因此假如采取了路面、屋面绿化的建筑物,能够大幅节省初期雨水控制的成本。降雨过后,贮水池的一部分雨水与屋面、路面绿化能够构成一个循环,不但能够满足绿化用水需求,而且改进了建筑景观与环境,另外一部分雨水能够提供给室外水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园林水景用水的规模不但需要考虑景观需求,更为关键的是应该考虑蒸发量、渗透量以及其余用水量,符合水量平衡需求。![中水回用6.jpg 中水回用6.jpg](http://china.bs2.img.coovee.net/UEimage/2019/01-01/6368194941723395337282437_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