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不久的将来,人们再到超市里购物将不再需要一件一件的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进行结帐——只要提着口袋走过感应器,RFID(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就能让所有商品信息一次性被全部读取到电脑中。对企业而言,货物从工厂运到储运中心再到零售商手中,将可以避免4%的平均损失——RFID的防盗功能可以让货主随时查询到货物所在的位置和状态。在港口码头的时候,人们不需再逐个清点,集装箱只需经过装有读取数据装置的大门,一切相关数据都可以自动进入电脑系统——RFID的非接触式读取方式将为物流行业提率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电子标签离不开标准支持
据悉,此次全国人民换发的第二代身份证其实使用的就是RFID技术——我们自己的技术。然而从很多方面看,RFID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阶段,目前RFID还不存在统一的代码、频率或标准:在代码方面,UID是日本主要的标准,而电子产品编码(EPC)标准则在欧美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些标准都是ISO认可的,是在不同频段上的标准,统一的标准目前还没有。”有的是只读的,有的是可读可写的。各个厂家在不同的频段上支持不同的标准。如:现在,日立正在三个频段上有自己的优势——其中之一是沃尔玛将要采用的。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统一的公开化标准是这种新技术能得以推广和运用的必然要求,然而全球化的市场以及各国的主管机构应协调标准以及标准之后的利益和主权?单一的标准可以成为这种技术在全世界得以推广的必要条件?又存在一个能让各种标准得以互相兼容的空间?而它在成本、安全等方面的瓶颈同样尚在等待一个恰当的解决途径。
电子标签标准背后的安全陷阱
现在,各方翘首以待的就是中国RFID频段标准的划分。
当前需要我国主管部门尽快确立我国商品编码及网络管理制式标准,是采用美国EPC系统还是建立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DNPC系统和商联网,这涉及信息安全及经济情报和主权尊严。如果我国物流产业采用美国EPC的识别体系和技术规范,定会采用美国的中央数据库和解析服务器等相关设施,由于中国有大量出口商品,与美国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就不可避免。因此,我国企业的商品信息——包括产品产量、进货及销货渠道、生产成本等对美国EPC Global公司而言已无密可保,这必将会对我国政治、经济、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带来严重的安全信息隐患。
由于EPC系统的知识产权由美国EPC全球中心拥有,作为世界较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企业既要付钱买标签,还要交纳EPC会员费和‘物联网’费,每年将有几百亿美元的费用流出中国。另外,EPC与物联网未能照顾中国国情,如一维条码等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以及利用该系统进行防伪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问题,都没有考虑我国的实际应用。由于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都掌握在EPC全球中心手中,我国很难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改。
如果采用电子标签应用发达的欧美标准,我国EPC物业所有电子标签——数百亿美元产业中核心、关键部分:编码规则、传输协议、中央数据库等的游戏规则只能跟随EPC全球中心来制定,而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将也只能依附于美国的EPC系统。
EPC系统的主服务器在美国,EPC将设立全球惟一的数据同步注册处,与EPC用户的数据同步。这意味着,一旦美国的主服务器发生意外,我国的国民经济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而标准之后的商业利益则更巨大。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更多精彩资讯请登录:食品标签(http://www.baojintiaoma.com/)标签厂家(http://www.baojintiao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