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 宁德市 更新

宁波放流1200多万尾大黄鱼鱼苗

321人浏览
同类商家  1021
¥面议 更新于:2017-04-12 14:33:00
  • 详情

经营年限

8年

321人浏览过

所在地区

福建省 宁德市

519人索取联系

综合评分

7.4

0条客户询盘

  • 产品详情
昨天上午,一艘载着近650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的活水船从象山西沪港出发,来到了南韭山海域,将大黄鱼苗放归到东海“老家”。这是今年宁波首次举行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岱衢族大黄鱼活动,计划用两天时间放流1200多万尾鱼苗。据统计,从2010年宁波启动岱衢族大黄鱼增值放流来,已经成功放流了3000多万尾鱼苗。通过人工增殖放流,今后市民餐桌上可以吃到越来越多的本地野生大黄鱼了。 通讯员 刘御芳 记者 潘慧敏 摄影 记者 张培坚 曾经的东海四大海产之一,现在日益衰竭 为要放流 说起岱衢族大黄鱼,年纪稍大点的宁波市民再熟悉不过了。它俗称“本地大黄鱼”,是传统的东海四大鱼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见于百姓餐桌。可现如今,即使靠捕鱼为生的渔民,谁家饭桌上能摆上一条野生大黄鱼,那都是很炫耀的事情了。 面对日益衰竭的大黄鱼资源。近年来,宁波对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和放流工作非常重视。2007年,启动了岱衢族大黄鱼亲体采捕与驯养繁育项目。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相关告诉记者,当时科研人员好比大海捞针一般,将采捕到的8尾野生岱衢族大黄鱼作为亲鱼,在西沪港岱衢族大黄鱼繁育基地通过驯养、促熟、催产和人工繁育,后终于成功培育出鱼苗。因为这些鱼苗的父母亲们都是野生的,所以培育出来的鱼苗当然也是类野生。据悉,昨天和今天增殖放流的1200多万尾野生鱼苗就是繁育的第五代鱼苗。 据悉,宁波从2010年起启动岱衢族大黄鱼鱼苗人工增殖放流活动,5年来已成功放流3000多万尾岱衢族大黄鱼鱼苗。 两大渔场捕捞的大黄鱼四成缘自宁波放流 能再捞回来 这些人工繁育的大黄鱼鱼苗再被放生回大海,它们能适应?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相关告诉记者,鱼苗在人工繁育时,他们会定时定量给鱼苗投饵。但放生到东海后,则需要它们自己觅食,所以生长的速度要比人工繁育时慢很多。一般从体长5厘米长到15厘米(每条重4两)左右,需要两年时间。 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些鱼苗长大后,我们能否再捕捞回来”,该说,2014年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曾委托机构对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后回捕率做过一次调查:舟山渔场和渔山渔场等相关水域41.7%的大黄鱼资源缘自宁波2014年度的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 该说,这个数据或许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宁波渔民从去年开始捕捞到的本地大黄鱼明显增多,也说明了增殖放流的效益。因为本地大黄鱼资源的枯竭,宁波渔民已经多年不开展大黄鱼流网作业了。但从去年开始,渔民又恢复了大黄鱼流网作业,有些渔民效益好的时候,一个晚上可以捕捞到价值5万多元的大黄鱼。 大规模增殖放流,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恢复 起到作用 除大黄鱼外,按照2015年市增殖放流计划,今年宁波各级将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黄姑鱼、黑鲷、乌贼、日本对虾、中国对虾、淡水鱼夏花等品种的人工增殖放流,共计放流5.4亿多尾(颗)。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人工放流大黄鱼、黄姑鱼、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淡水夏花等品种3.5亿尾(颗),完成人工增殖放流任务的65%。 今年宁波还对增殖放流品种与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在象山港内人工放流黑鲷、黄姑鱼、褐菖鲉等恋礁性、经济类鱼类品种的数量,提高人工增殖放流质量。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相关告诉记者,经科研部门去年对象山港增殖放流品种的回捕率评估,日本对虾投入产出比在1:2.2左右,黄姑鱼投入产出比为1:4.5,中国对虾投入产出比达1:5.1。对象山港开展黑鲷增殖放流效果跟踪监测。两个月后,黑鲷增殖苗种占象山港黑鲷当龄渔获样品的比重为29.4%。这些数据说明,大规模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恢复,从而提高了渔获率,有效推进了渔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http://fjyrsc.1688.com 海鲜批发
宁波放流1200多万尾大黄鱼鱼苗
产品分类
为您推荐
发现更多好货
冰鲜黄鱼
冰鲜黄鱼
¥ 面议
产品推荐
手机版
电脑版
虎易APP
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