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只批发不零售 如有需要请咨询旺旺
欢迎广大商家咨询合作
骨质瓷是国际上公认的瓷。骨质瓷初的翻译为“骨灰瓷”——BONE CHINA。骨质瓷是一种主要以动物骨粉为原料而烧制成的品质极其优良的瓷器。
骨质瓷发明于英国,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骨质瓷仅为皇家贵族阶层专用。从十八世纪中叶骨质瓷问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骨质瓷技术一直为英、德、意、日等极少数发达所专有。中国作为独领风骚两千多年的陶瓷王国,在唐山研发骨质瓷之前,完全不懂骨质瓷的生产技术,被长期隔离在瓷市场之外。
●中国骨质瓷研制从檀振岭和王庆祥开始
中国代骨质呈现荧光绿的颜色,被命名为绿宝石
中国骨质瓷研究始于1963年。较早开始这项实验的是唐山瓷厂的王庆祥和檀振岭。王庆祥是唐山瓷厂技术干部,厂实验室负责人,檀振岭是工厂总工程师兼任技术科长。
1963年春天,天津外贸来唐山瓷厂洽谈业务,带来了一些国外的样品,其中就有一件英国的骨灰瓷茶杯。工厂生产科叫技术人员过来观看,开开大家的眼界。这件骨灰瓷茶杯深深刺痛了王庆祥的神经,他从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的瓷器,惊叹之余,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
当时的唐山陶瓷业正在开展赶超日本的劳动竞赛活动,王庆祥想,如果我们也能做出骨灰瓷来,那不就是赶超日本了!
他拿着样品去找谭振岭。
檀振岭,唐山岳各庄人,生于1924年,高小文化,16岁到唐山新明瓷厂天津经销处跟掌柜秦志新当学徒,后公私合营,他回到唐山新明窑业公司,成为了一名厂级领导。不久又调入唐山东缸窑陶瓷联合厂做技术工作,1963年出任唐山瓷厂陶瓷工艺工程师。
檀振岭自幼聪慧好学,心灵手巧,工作上一向踏实肯干,多有发明创造,是当时工程师中的佼佼者。据老工人回忆,谭振岭刚来到一瓷厂时,工厂正被“三点”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产品上大量出现黑点、蓝点、绿点,不能交货。谭振岭就深入到每个作业点观察,很快找出了原因。原来“黑点”是因为大磨的石头衬里缺损,钢质磨壁被研磨,致使铁成分混入原料,造成白瓷的黑色铁点。而“蓝点和绿点”,则是因为工厂当时在生产“冬青碗”和“蓝边碗”时,分别使用氧化铜和氧化钴做色基,因管理不善,导致铜、钴成分落在了产品之上,烧制后就形成了绿点和蓝点。
陶瓷生产工艺复杂,原料、辅料、窑火温度,甚至人的情绪都会给生产带来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但凡大家搞不清的问题,谭振岭就会自己去试,在生产线解决问题,因而他以近乎神奇的形象,在唐山日用陶瓷界享有声望。
王庆祥1938年8月17日出生于东北辽宁黑山县新立屯,1959年从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毕业,经天津分配到唐山东缸窑陶瓷联合厂,1963年调到唐山瓷厂实验室,在檀振岭领导下工作。
谭振岭和王庆祥两个人在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上形成互补,工作上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从而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谭振玲得知王庆祥的想法后,连连说好。
两个人道同志合,说干就干,一项艰苦卓绝的科学跋涉,就这样在唐山瓷厂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当时参与骨灰瓷研制工作的还有一名成员叫郝对庭。郝对庭本来是生产车间的工人,操作技术全面,由于身体不好而从生产一线调到工厂实验室做了一名试验工。试验工的任务,就是按照工程师的指示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同时负责数据记录、样品管理等工作。郝对庭是一个既有心又勤快肯干的老实人,他的工作虽然是辅助性的,但一直受到大家的赞许和认可。
刚开始的时侯,谭振岭和王庆祥也想找些骨灰瓷的技术资料借鉴,但当时在国内有关骨灰瓷的技术资料完全是一片空白。所以,大家只能从盲目摸索开始,想到,干到,走不过去就换个方向。
首先遇到的难关是原料问题。大家考虑,它既然叫“骨灰瓷”,原料中肯定应该有骨头的成分。那么,骨头可以拿来做陶瓷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鱼骨、鸡骨这些表面柔润光滑又坚硬的骨头。但是,把这些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又使这些没有粘性的骨头粉和瓷土一起烧成陶瓷呢?一切都是未知数。
王庆祥和郝对庭就到职工食堂找鸡和鱼的骨头,经过无数次的摸索,鸡和鱼骨很快被排除,其中主要原因是数量太少,难以找寻,即便试验成功,也难以维持生产。这样,大家就觉得猪、牛、羊这些大牲畜的骨头应当更好。
开始试验时,大家把骨头和上面的余肉一起煅烧,结果得到的骨炭含有大量杂质,于是大家想到使用这些骨头,必须首先剔除杂质,除油除胶。
于是大家就找来一口大锅,把从废品站买来骨头,剔除残肉,然后放上碱面在锅里煮熬。等把骨头里的油和胶都熬出来了,风干压碎,然后再放到炉子里烧成骨碳,碾成骨粉,并多次用清水漂洗,然后与陶瓷粘土合制配方。
熬制骨头,烟熏火燎,臭味刺鼻,那是很苦的一份工作。当时许多人听说这是在搞瓷试验,简直哭笑不得,纷纷舆论说冒傻气,有的还调侃,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神经病。那个时候生活困难,尽管如此,还有的工人竟然把煮骨头的油和剔下来的肉带回家去吃,现在想起来真有点不堪回首!
按照这样的原料加工方法,经过一次一次变更配方,调整工艺,试烧瓷片,到了1964年的秋后,中国的件用动物骨粉和瓷土烧制而成的瓷器样品诞生了。这种瓷的瓷质轻盈、釉面细腻柔美舒适,半透明、通体泛着淡雅柔润的绿色荧光,和通常粗厚不透明的陶瓷有着本质的区别。
难道这就是骨灰瓷?
很显然,这与英国的样品全然不同,也与世界各国的不一样。国外的骨质瓷是乳白色的,而唐山却是淡绿色的。并且,这种绿骨灰瓷性能极不稳定,热稳定性很差,成瓷率极低,很难投入生产。
但是不管,谭振岭和王庆祥都感到中国的骨灰瓷似乎离自己已经不远了。
正当大家踌躇满志,信心倍增之时,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打倒技术,反对崇洋媚外,工厂陷入了一片混乱。谭振玲和王庆祥都被下放到生产车间劳动改造。刚刚起步的中国骨质瓷研发,在文化大革命中次被迫中断。
1970年,王庆祥因工作需要离开一瓷厂,被调到陶瓷公司美术设计室。1975年又从唐山陶瓷公司去了新组建的河北外贸,过早地离开了自己实验室。
唐山瓷厂总工程师兼任技术科长:檀振岭(青年时期的照片)
唐山瓷厂技术干部,厂实验室负责人:王庆祥(工作照片)
●“绿宝石”骨灰瓷工艺定型并批量生产
1972年之后,唐山瓷厂的生产秩序逐渐稳定,这一年,轻工部和外贸部对中国陶瓷行业也提出了“上,增配套,提高换汇率”的工作部署,这无疑给唐山瓷厂的骨质瓷研究重开了绿灯。
早在1968年底,文革中的批大中专毕业生分到了工厂,他们先到车间参加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然后陆续被工厂选拔使用。李洪凯和金秀萍是先被选中调到实验室的两个学生,在谭振岭的主导下,逐渐组成了骨灰瓷实验的第二团队。
李洪凯,天津人,长得文弱秀气,不善言谈,1968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玻陶,来到实验室之后主要侧重骨灰瓷的理论探索及配方研究,后期还担负了骨灰瓷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谭振岭工程师不幸罹难,李洪凯成为继谭振岭、王庆祥之后的骨灰瓷研制的第二梯队的领队人。
金秀萍,女,唐山市人,1968年毕业于唐山陶瓷工业学校陶瓷工艺。金秀萍因在车间劳动中操作技能全面而被调到实验室,初的职位是实验员,主要负责实验原料的装磨、出磨、测试颗粒计比、负责制泥、做坯、修坯、装窑看火及样品保管等全流程操作。后来依据所学的,在实验组逐渐担负起了对试验配方的化学成分分析、化学物理性能测算等重要工作,成为早期骨灰瓷研制的骨干成员之一。
1973年之后,又有一批大中专毕业生进厂。1974年,毕业于唐山陶瓷工业学校美术的林铁良被抽调到骨灰瓷实验室,先担任实验员工作,后逐渐成为参与骨灰瓷配方研制的骨干成员之一。
这期间,原东缸窑陶瓷联合厂老厂长崔金祥在出任邯郸陶瓷公司经理几年后,因落实干部政策重新回到唐山瓷厂任厂长。崔金祥厂长在任时对骨灰瓷研制工作强力支持,要求全厂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和支持骨灰瓷的实验工作。
在1972年至1975年这段时间,骨质瓷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196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配方,定型工艺。起初,骨质瓷采用一次烧成方式,全部变形。而后改为低温素烧,高温柚烧两次烧成,依然不能摆脱困境。后通过采取高温定型强制素烧,素瓷抛光,加热喷釉,低温支架釉烧,生产趋向稳定,随即于1975年开始了实验性批量生产。
唐山一瓷厂初生产的绿骨灰瓷,依据其天然特质,起名“绿宝石”。据有关人士回忆,绿宝石骨质瓷的底标图案,系由唐山陶瓷公司设计室赵鸿生设计。绿宝石骨质瓷初生产的器型是“异玲”咖啡具,后来又用“健力”“丽竹”等多种造型生产了绿骨灰瓷茶咖具,茶、奶杯,荷花金鱼烟缸等。
此后不久,就有香港客人前来订购,为了打开国外市场,工厂又为绿宝石骨灰瓷另外设计了“庆典”牌商标。“庆典”牌绿骨灰瓷的出口,宣布了中国代骨质瓷研制成成功(1975年研制成功的是绿宝石,还不是现在大家经营的白色骨质瓷)。
金秀萍,早期骨灰瓷研制的骨干成员之一
●中国骨灰瓷次遭遇下马风波及大地震破坏,厂长崔金祥力主不弃,功不可没。
唐山瓷厂的绿骨灰瓷小批量试产不久,问题接踵而来。其一,绿骨灰瓷热稳定性很差。一件好好的瓷器,放久了就自行开裂炸纹,甚至破碎。其二,铅含量过高,画面放置稍久就出现铅污,画面脱落。其三,生产难度大,半成品破损率极高,成本投入无法承受。其四,销路不好,产品积压。其五,也是让人沮丧的,是有关部门根本不承认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骨灰瓷。因为国际上公认的骨质瓷呈现奶白色,而唐山的却是泛绿色。
但是把绿色变为白色的工作很难。大家在原料配比,烧成方式等方面,先后试验了数不清的次数,而每一次配方的调整,烧成方式方法的改变,都要经历一次从原料制备、到成型、干燥、入窑烧制以及复杂的化验分析和比较过程。每个过程往往一搞就是十几天,一个月才能结束。金秀萍回忆说,实验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不然,实验的真实成果就无法确定。所以,她经常为了赶上操作时间,深更半夜就得爬起来往工厂跑。那时候孩子小,都是靠丈夫带大。
谭振岭作为工厂的总工程师,不仅主导着骨质瓷的实验,还担负着全厂的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他深感时间不够用,就把铺盖搬到车间的一间小房子里,吃住在工厂,常常一个月都不回家一次。
尽管如此,工厂在对骨质瓷的认识上还是出现了分歧。很多人认为骨质瓷研究成本过高,质量难关重重,生产难度大,产品成本高,市场价格贵,且销售不畅,残次品已堆满库房。长此下去,工厂承受不起。因而全厂上上下下要求骨质瓷下马的呼声渐起。
是上是下?骨质瓷命悬一线。这时,崔金祥厂长力排众议,对骨质瓷研究表示出了力主不弃的决心。很多人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崔金祥厂长的坚持,恐怕唐山的骨质瓷早就半途而废了!
就在唐山瓷厂决定把骨灰瓷研究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了。瓷厂是个重灾区,厂房全部坍塌,人员财产损失惨重。而为不幸的是骨质瓷研发的领头人谭振岭(中国骨质瓷人)工程师在地震中不幸罹难,年仅52岁。
巨大的天灾,使中国的骨质瓷研发第二次被迫中断。
在唐山大地震十周年的时候,远在石家庄的王庆祥写了一篇怀念谭振岭的文章,文中写道:“一九七六年八月初,听到谭工在唐山地震中去世的消息,我很久不能平静。他的不幸去世,不仅使我失去了一位好老师,也使唐山陶瓷行业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这是多么沉痛的损失!”王庆祥这样回忆谭振岭:“谭工念书不多,但虚心好学,人很聪明,善于思考,能讲、能写、能算、能设计图纸。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技术水平,是陶瓷界远近知名的。”王庆祥写道,“谭工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解决技术关键,把行李搬到整日见不到一点阳光的办公室住。虽然家在唐山,却一连半个月、一个月不回家。每天都十二点以后才睡觉。夜里经常有事叫醒他。遇有倒窑等事故,和工人一起处理,通夜不眠。记得为了解决鱼盘胚体起碱,在夜里每隔两小时都起来一次,到成型室观察胚体的变化,一直使问题得到解决。”
谭振岭老夫人与子女
●中国真正的白骨灰瓷于1982年在唐山瓷厂研制成功
为突破变色机理,唐山陶瓷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
1978年,唐山瓷厂经过简易自建,在生产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强行开工。随后,因地震中断的骨质瓷研究也在震后的简易房里重新开始。
1979年,轻工部和有关部门下到基层,逐地区对全国陶瓷新产品开发项目进行筛选和审定工作。组来到唐山。瓷厂由于骨质瓷研究的基础扎实,工作到位,可行性强,很快被科委、轻工业部和河北省列为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定为《日用瓷工艺技术及设备研究》,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变绿色骨灰瓷为白色骨灰瓷,并实现生产工艺、设备定型。立项后,同时划拨185万元支持资金,用于建设年产100万件骨灰瓷的中试生产线。
在骨质瓷研究正式列为科研项目之后,为了工作进度,唐山陶瓷公司决定从唐山陶瓷研究所抽调力量,与瓷厂配合,成立技术攻关组,力争在两年时间内突破骨灰瓷变色机理及各项理化指标达标问题。
骨质瓷技术攻关组的工作从1981年开始,研发地点仍在瓷厂,主要人员仍以瓷厂为主。依据当年的文件,骨灰瓷技术攻关组初的名单是唐山瓷厂工程师王春勇,任组长,唐山陶瓷研究所工程师王淑英,任副组长,成员有瓷厂工程师李洪凯、陶瓷研究所工程师王贺勤,瓷厂实验室技术员金秀萍,实验室工人郝对庭。但随后王春勇被调往公司任职,郝对庭另有安排,攻关组后被调整为“新五人”。他们是:李洪凯、王淑英、王贺勤、林铁良、金秀萍。当时负责骨灰瓷技术攻关的公司主管机构为陶瓷公司技术科,科长徐连文,科员有徐振华、刘继华等。
唐山瓷厂也强化了对骨质瓷研制工作的配合力度。首先在技术力量上,安排老工程师王尚为骨质瓷试产专职工程师,协助骨质瓷技术攻关和解决生产中的难点问题。
其次,强化项目管理工作,明确骨灰瓷项目管理由开发科张洪生负责。张洪生后提升为技术科长,为骨灰瓷项目的管理、外联以及后来的技术鉴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功不可没。
第三,实验室也陆续增加了张晓军、吴秉利等新人,充实了力量。其时,新任厂长马庆善也是一位陶瓷工程师,对骨质瓷的研究工作亦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唐山瓷厂骨灰瓷中实专用生产线的落成,全厂则有200多名职工投入到骨质瓷的批量生产实验中来。其中担任中试生产线负责人的戴宝存副厂长,在骨质瓷试生产中解决了大量疑难问题,多有发明创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有骨质瓷中试生产线上的大批工人及管理人员,日以继夜地摸索着骨质瓷生产每个环节的变化,不断向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建议,也留下了不可磨没的功绩。
在这期间,大家集中全力进行了新配方的研究,熔块釉的研究,成型收缩系数与干燥速度的研究,烧成方式方法的研究,施釉方式方法的研究,烧成温度适用曲线的研究,产品标准的研究,缺陷控制技术的研究,辅助材料的研究,工艺流程与工艺规范的研究,设备选定型的研究等等。
到1982年春天,骨质瓷技术攻关组基本掌握了骨质瓷呈色及变质的规律,工程师们通过对样品的化验分析,对反射光谱、差热、显微镜岩相的测定及X射线衍射分析,找到了瓷体呈色、变质的原因。测定出骨质瓷变质是磷酸铁被氧化的结果。找到了瓷体晶相中磷酸三钙与钙长石的比值在0.85以上不变质的规律,终采用提高骨灰和长石含量,从而提高磷酸三钙的生成量,获得了效果。
1982年,骨质瓷技术攻关组在上百个试验配方中,终选定了机压产品92号配方,注浆产品96号配方作为方案。(陶瓷志称:在一瓷厂54号和56号配方基础上,试验成功了92号配方。林铁良:用了我的56号配方。张洪生:后成功是96号配方。金秀萍,后机压产品用了92号配方,注浆产品用了96号配方)配方中的骨炭比例高达48%以上。新配方不仅成瓷品相好,经化验分析,各项理化指标均与英国瓦赛斯产品相同或优于国外产品。
1982年中国白骨灰瓷在唐山瓷厂通过鉴定
唐山骨质瓷由绿变白的技术突破后,1982年7月,由科委、轻工业部委托省轻工厅邀请全国各地陶瓷汇集唐山,对骨质瓷作部级鉴定。
这次鉴定的规格之高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是少有的。其中学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安徽、浙江、辽宁、湖南等地,汇集了科委、轻工业部、各省市陶瓷、硅酸盐科研机构和重要陶瓷产区的学者共计55名。
鉴定会设立了领导小组。河北省一轻局局长史汝泉任组长,轻工部工程师李国祯、浙江省轻工厅总工程师叶宏明任副组长。领导组成员有,科委工程师范龙祥,轻工部科研司王觉,轻工部一轻局工程师吴绳愚,轻工部陶瓷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赵达峰,河北省科委赵瑞林,山东硅酸盐研究院院长、总工张儒龄,河北省轻工局玻陶处处长李自壮等。
鉴定会通过委托唐山陶研所对新骨质瓷各项理化指标的分析化验,对骨质瓷生产工艺流程规范及标准的审查,对生产现场的观摩,以及和英国骨灰瓷实样评判对比,与先进骨质瓷全面对标,终宣布:唐山骨质瓷白度88.9%,光泽度106%,透光度42.66%以上,吸水率保持在0.13之下,热稳定性180度不炸,釉面硬度每平方毫米689公斤。唐山骨质瓷各项理化指标和外观质量均达到国际骨质瓷水平,获得验收通过。至此(1982年),中国宣告骨质瓷独立研发成功,中国结束了不能生产骨质瓷的历史。
当年,唐山骨质瓷即荣获轻工部颁发的新产品奖。
唐山骨灰瓷获得通过后,在多次检验检测评比中始终保持了骨质瓷的瓷标准。1984年唐山骨质瓷获新产品质量银质奖,1985年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90年,全国陶瓷产品质量大检查,八大瓷区抽检产品质量罕见全部下滑,时被称为中国的“陶瓷大地震”。但唯独被抽检的唐山瓷厂骨质瓷以全优通过,出现了全国日用陶瓷“一花独秀”的局面。因而唐山特别受到轻工部的表章,在部办杂志《消费指南》有关此次大检查的报道文章中,使用了这样的黑体字标题:“这一次,唐山没有地震”“唐山瓷的一切意味着呢?它意味着:中国瓷大有希望!”
●“红玫瑰”骨质瓷商标的确立
的乳白色骨质瓷诞生之后,不可能再使用“绿宝石”底标。1982年,要求报送骨质瓷评奖样品的时候,要求确定商标。时间很急。为此唐山陶瓷公司通知下属各单位及瓷厂、陶研所、花纸厂美术设计人员,优先为瓷厂骨质瓷设计新“底标”。
唐山花纸厂是陶瓷公司的陶瓷花面装饰设计及陶瓷贴花纸印制工厂,其设计室有个刚从河北省轻工业学校美术毕业的陈延年,和大家一起参加了这次的投标设计。据陈延年回忆,他当时共画了两张不同内容的设计稿,通过工厂交了上去。交上去之后就开始忙于其他工作,没再关心此事。后来,偶尔碰到公司的一位同事告诉他,恭喜你!听说你为瓷厂设计的“红玫瑰”设计稿被选用了!他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标。但此事始终没有人正式通知他,当然也没有因此而获得表扬或奖历。
唐山骨质瓷“红玫瑰”底标获得工厂认可后,经陶瓷公司负责商标管理的洪贺平报送唐山市局注册,一直使用至今。
●向国际水准并轨,中国骨质瓷第三次全面升级改造,企业遭遇困难,骨质瓷再遭“下马”风挤压。
1984至1985年,由于外贸体制改革和国际市场变化,中国的陶瓷出口首次遭遇国际市场冲击,唐山所有陶瓷厂都面临着极度困难的局面。瓷厂因震后复产匆忙,基础设施先天不足,越发举步维艰,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
1985年5月,唐山陶瓷公司党委在瓷厂召开常委紧急会议,指派我出任瓷厂党委书记。
当时,对于瓷厂出现的危机与困难,很多人把怨恨指向了骨质瓷。认为企业亏损、职工拿不到奖金,都是因为骨质瓷生产线成本高、破损大、产品积压,债台高筑造成的。
我经过详细调查分析,感觉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当时唐山瓷厂90%的产品是普通瓷,有3000千人生产,而骨质瓷只有一条试验生产线,200人生产,但是骨质瓷的平均产值却是普通瓷的十倍之多!表面看,瓷厂之所以困难,除了管理原因,主要是震后复建过于简陋,生产条件难以为继。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因为工厂的产品缺乏竞争力,附加值太低,只能打疲劳战,以量取胜。这种近乎于靠出卖陶瓷原料的生产方式,只能把能源耗光,把企业拖垮。骨质瓷是唐山瓷厂的新产品,全国,潜在市场非常好,这是一棵摇钱树。我们守着骨质瓷赚不到钱,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所以,骨质瓷对于瓷厂是福不是祸。只要一瓷厂能够快速把骨灰瓷变成全厂的主导产品,我们就能快速走出困境。
但是,要求骨质瓷下马的意见并没有被说服,并且在厂领导班子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些通同志认为,骨质瓷就是金子,质量上不去,产量上不去,市场打不开,能卖几个钱!
两种观点僵持不下,逐渐演变成了工作冲突。
早在1985年,唐山瓷厂为了进一步提升骨质瓷的品质,争取快速达到国际生产水准,曾向申报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骨灰瓷生产规模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项目建议。1986年,该项目被经委、对外经济贸易部、中国银行以“经轻(86)361号文件”批准,并以轻纺“三为主”外汇贴息贷款技改项目正式列入“七五计划”,成为轻工业部、河北轻工业厅的重点技改项目。当时一再催促唐山瓷厂尽快报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作进度计划。但是由于要求骨质瓷下马(第二次下马危机)的思想占据主导,这项工作的落实很不顺畅,上报材料屡遭否定。
要求骨质瓷下马者的主要理由是,骨质瓷生产技术难度太大,这个项目实际很难完成。谁要做,弄不好谁就是历史罪人。有的明确表示,只要我在任一天,就绝不跳这个火坑。有的人则主张“以企业亏损为由,申请关停骨灰瓷生产线。”
排除干扰,1987年唐山骨灰瓷技改项目开始全面实施
1986年底,面对唐山瓷厂出现的混乱,陶瓷公司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改组了厂领导班子,由我出任厂长。
至此,骨质瓷第二次下马风得到遏制。1987年初,唐山瓷厂骨灰瓷技改��目开始加速工作,以夺回失去的时间。
,由湖南长沙轻工设计院迅速完成《唐山骨灰瓷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
第二,在唐山陶瓷公司的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吸纳技术人才,迅速成立了唐山瓷厂骨灰瓷技术改造办公室。技改办由副厂长孙贵义分工主管,分设办公室、工艺组、设备组、施工组、技术培训组、联络组等。成员有陶瓷工程师李旺泉、陶瓷工艺技术员杨春才,设备技术员许志强、韩振亚等各方面精英三十多人组成。陶瓷公司也明确了由副经理马庆善和公司设备科科长王友鹤等专项负责进度。
第三,加快了同英国的设备技术商务谈判。
第四,大批引进陶瓷技术和英文翻译等大学毕业生进工厂,为骨质瓷后续发展准备人才。
第五,顺利完成征地工作,全力实现三通一平。
葛士林(中)和当年骨质瓷分厂(中试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在一起
●中国骨质瓷样板厂在唐山瓷厂建成,中国骨质瓷技术达到完美
1987年,唐山骨灰瓷技改项目可行性报告顺利获得通过,同时,瓷厂与英国艾克米.玛尔斯公司达成了关于骨灰瓷整套设备与技术捆绑引进的谈判协议。为引进项目的质量,由我带队中方考察组,赴英国瓷都斯托克实地考察,并与艾克米.玛尔斯公司经理骆佛特.约翰进行后的合同谈判。
英国骨质瓷及陶瓷窑炉设备制造基地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保密了近二百年的禁地,我们是批走进英国皇家骨质瓷厂的中国人。这次实地参观的考察组的成员有葛士林、孙贵义、李旺泉、韩振亚、杨春才、市科委工程师张先生及翻译周龙。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技术进出口部刘志军则自行前往。
亲眼看到世界级骨灰瓷的生产全过程,我们开阔了眼界,领略了英国同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英国的皇家骨灰瓷厂不仅是个陶瓷工厂,更像一座艺术殿堂,每一道生产环节,每一个操作者,都是在对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做精加工。与英国相比,我们的差距就是用做普通瓷的工艺、设备和标准,企图生产出国际公认的瓷。
在英国的考察和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骨质瓷的原有认识。如果以前我们是“自学成才”,那么现在就是要重读大学,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骨灰瓷生产”。
从英国回来之后,为了让更多的职工能够更新“瓷”的理念,我们又组织了大批生产工人赴英国骨灰瓷工厂进行培训。这是中国很多工厂不敢做的事情。
1988年经过紧张的工艺流程设计、国内设备配套选型,新厂房土建施工,到1989年初,英国的设备和组开始陆续到厂,双方以唐山原有骨质瓷工艺为基础,按照新的生产工艺标准,开始了全新的实验与探索。
这期间我们建造了恒湿恒温和空气过滤的新型厂房,建造了英式窑炉,安装调试了设备,并按照新的骨质瓷工艺标准,从水质的酸碱度控制,到原料,泥料,成型、烧成、素瓷抛光、喷釉等各道工序进行了过关实验。同时对骨质瓷新的工艺标准、工艺规范、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更新。
因为中英两国的国情不同,双方一度在工艺流程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式上产生严重对立,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我们坚持从中国陶瓷生产管理的客观实际出发,没有妥协让步,终将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完美解决。我们的工作终赢得了英国同行的赞许。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唐山骨质瓷得到第三次提升,一条总投资4200万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500万件的骨灰瓷生产线,于1991年8月在唐山瓷厂顺利通过了验收。8月16日上午,轻工部肖永定副部长,河北省轻工厅刘垚厅长,唐山市姚金铎副市长,以及唐山陶瓷公司的领导和职工一起,在唐山瓷厂举行了隆重的中国条骨灰瓷生产线投产典礼仪式。这预示着,中国的骨灰瓷从此达到了与英国相同的现代化技术标准。
在此之前,我们一直把“BONE CHINA”称为“骨灰瓷”,这次经轻工部肖永定部长提议,为适合中国人的习惯,开始改称“骨质瓷”。
1992年,轻工部又组织全国陶瓷行业到唐山瓷厂举行了中国骨质瓷样板厂经验介绍及观摩大会。从此,唐山陶瓷一下子就走到了全国的前面。
中国有了骨质瓷让世界感到震惊。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半月谈》杂志,纷纷报道,称“刮目相看唐山瓷”。
中国座骨质瓷样板厂建成剪彩仪